全球能源转型里程碑:水发兴业助力再生能源发电量超越煤炭发电量
返回近日,英国气候及能源智库恩伯(Ember)发布《2025全球电力年中洞察》报告,提及全球能源结构迎来历史性拐点——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煤炭发电量。其中,中国表现堪称亮眼,上半年新增太阳能和风能装机容量超过全球其他地区总和,太阳能发电量同比激增43%(贡献全球增量的55%),风电增长16%(贡献全球增量的82%),成为全球绿色增长核心引擎。
在这一重大转型进程中,水发兴业能源集团作为深度参与者与积极实践者,以一系列标杆项目的亮眼表现,将宏观的“中国增量”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绿色电力与减排成果,为全球能源结构优化注入“水发动能”。
精细化运维实现发电量节节攀升
上半年,水发兴业能源聚焦主业,加强各电站精细化运维水平,深挖发电潜力,多个电站交出超预期“成绩单”。
湛江遂溪100MW光伏项目充分利用当地丰富光照资源,通过智能运维系统实现发电效率最大化。上半年结算电量累计达4895.44万度,完成上半年发电任务的106.19%,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1.61万吨,减少排放碳粉尘约1.33万吨、二氧化碳约4.89万吨、二氧化硫约1471吨、氮氧化物约735吨。
大荔和煦50MW风电项目上半年累计结算电量5442.37万度,完成上半年发电任务的106.7%。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1.78万吨,减少排放碳粉尘约1.48万吨、二氧化碳约5.43万吨、二氧化硫约1633吨、氮氧化物约816吨。
洛阳宜阳上庄100MW风电项目上半年结算电量累计完成11302.23万度,完成上半年发电任务的124.8%。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3.71万吨,减少碳粉尘约3.07万吨、二氧化碳约11.27万吨、二氧化硫约3391吨、氮氧化物约1695吨。
多元创新布局推动绿色融合发展
水发兴业能源布局全国多个清洁能源项目,涵盖光储、渔光互补、光伏+污水处理、风电等多元类型,以创新融合模式推动绿色发展。
湖北谷城180MW光储项目充分开发谷城县丰富太阳能资源,利用闲置土地安置光伏组件发电,提高土地利用率。项目并网后年均发电量可达15393万度,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.6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约9.6万吨。
海南文昌100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实现“一地两用”,鱼塘助力光伏散热,光伏为鱼苗遮荫,达成发电、渔业双收益。项目并网后年均发电量可达15099.57万度,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.68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约15.25万吨。
长沙污水厂大跨度柔性支架15.8MW光伏项目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建筑上空铺设组件,不占用稀缺土地资源。项目并网后预计年均发电量约1600万度,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800吨,减少二氧化碳约1.3万吨。
未来,水发兴业能源将继续坚定不移聚焦清洁能源主业,秉持绿色发展理念,持续探索技术创新,不断优化管理模式,以更积极的姿态、更务实的行动,书写绿色能源发展新篇章,为推动全球能源结构优化、助力“碳中和”目标实现贡献更多“水发力量”。